首页 >> 亮叶忍冬

评论推进新型城镇化小城镇仍将担大任新紫柳

洞口农业网 2022-09-15 19:53:53

评论:推进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仍将担大任

9月2日消息:以“大”为美,似乎已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一种“时尚”。当下,新一轮城市化浪潮风起云涌,稍具规模的城市,不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底蕴、发展基础如何,都将北京、上海甚至香港、东京、伦敦、纽约等视为楷模,大张旗鼓地“推山”“填海”“平坟”“迁都”,雄心勃勃地要完成城市的“提档升级”。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已经超过200个。定位之高远、规划之宏大、建设之豪华,令人瞠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继续聚集下去。上海世博会时也有一句让人耳熟能详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然而审视国内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现状,似乎远没有一些人期望的那样美好,在人口密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公共设施集聚、市场高度繁荣的表象之下,还潜藏着不少并不那么美好的东西。撇开人口膨胀、房价高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犯罪增加等常见“城市病”,单就交通大拥堵,就把大城市的“顽疾”暴露无遗。

为治理“城市病”,形形色色的奇招妙招都用了,“疗效”却难如人意。看环境,空气质量难言清新,蓝天白云成了稀罕物,雾霾倒成了不少城市的“常客”。看交通,限号、限行、提高停车收费、发展公交系统、把路面拓到上百米宽,但“蜗牛车”依旧满街爬行。看城建,疏通沟渠,改造管网,“马路拉链”频繁开合屡惹人烦;一场大雨浇下,街道就变成水道,到城市“看海”、在街头捞鱼已司空见惯算不得新闻……在其他国家曾经发生过和未曾发生过的种种“城市病”,在我国一一浮现并日益加深。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何尝不是因为求“大”引起的?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出,引发了国人的“共富梦”,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长期处于贫穷落后农业社会的人们对令人神往的未来充满期待。然而,一些地方却有意无意地误解了新型城镇化,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多盖楼、快修路,就是建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于是乎沿用长期以来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的传统做法,以急功近利的方式推进城市建设,急不可耐地大搞“一年一大变,N年一巨变”,期待一夜建成罗马城,其结果,一些雨后春笋般矗立的住宅区只是形成了城镇的空壳,除了睡觉没有任何工业和商业价值;一座些外表豪华却鲜有人气的“鬼城”,也成了很多人的梦魇。

的确,中国要发展腾飞,需要脱胎换骨,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必由之路。但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如何走,还得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个目标、一个模式。我们固然需要建设一批大中城市甚至城市群,但更需要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大中城市甚至城市群提供支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人口密度超过中国的德国,二战后的60年间城镇化水平从69%提高到89%。在城镇化过程中,充分考虑乡村人口的生活舒适度,将传统乡村居民点转变成为居住舒适、配套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工商城镇,同时维持农业和森林用地性质不变,保证三次产业在城市并存,协同带动郊区经济增长。如今,德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4个,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10个,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70?余个,乡镇数超过13500个。其中,75%以上乡镇的人口少于5000?人。在德国总人口中,大约有2600?多万人居住在85?个大中城市中,约占总人口的32.91%;有4600?多万人定居在2000—10?万人的小城镇中,约占58.23%;另有700?多万人居住在人口不超过2000人的村庄,约占8.86%。

有资料介绍,早在1898年,英国建筑规划师埃比尼泽·霍华德就提出“小城镇”概念:小城镇将为居民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有足够的空间为市民提供阳光、空气和优雅的生活;城镇周围被绿化带环绕,不仅能为城镇人口提供农产品,而且能为他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许多个这样的小城镇彼此分开,但同时又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能满足几十万人口全部需要的“社会化城市”。100多年后的今天,英国小城镇建设已经走上了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几乎每个中心城市附近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大小不等、规划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经济活跃的小城镇,引来很多享誉世界的跨国企业前来落户。小城镇在扩大就业、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合理配置资源、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常言道:小的也许是美好的。小城镇可以也应该在新型城镇化这场大戏中担当重任。1996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30%,到2012年底超过52%,已经进入快速推进阶段。专家推测,到2020年全国城镇人口还要增加2亿,到2030年城镇人口还要增加3.8亿。吸纳巨量人口可谓“压力山大”,出路何在?在部分外在环境和内部条件优越的地区建设大中城市的同时,把小城镇作为大部分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切入点,通过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和高效能的管理,做精做强一批小城镇,既可以吸纳巨量的新增城镇人口,又避免大城市过于拥堵的“城市病”,还可以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廉价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宜居的生活环境,吸引和集聚财力和人气,进而促进农村繁荣,缩小城乡差别,应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

岩板家居定制

高清录播主机

触摸电容

上海房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

广州到越南物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