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糙叶树

这俩专家更像庄稼把式0泉州

洞口农业网 2022-11-24 20:55:03

这俩专家更像庄稼把式

一入冬他们就飞到三亚 不为度假而是为种玉米 人物档案 ■姓名:邢锦丰 ■年龄:42岁 ■毕业院校: 北京农学院 ■就职单位: 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主要职责: 目前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育种 人物档案 ■姓名:卢柏山 ■年龄:44岁 ■毕业院校: 北京农学院 ■就职单位: 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主要职责: 目前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育种 大年初六那天,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的邢锦丰和卢柏山两位专家已经从北京飞到了海南三亚,开始工作。在那里,他们辛苦好几个月培育的玉米,马上就要收获了。 今年1月份,记者到三亚采访时,曾提前与邢锦丰取得联系,相约在崖州火车站见面。一出车站,记者一边拿出手机准备联系,一边四下寻找邢专家的影子。戴着眼镜、穿着白大褂、文质彬彬,这是以往记者对专家的印象。 “你们是从北京来的吗?”身边传来一声试探性的问候,问话的是个微胖的中年男子,皮肤晒得黝黑,穿着一件旧衬衫,脚下一双拖鞋,还沾着不少泥巴。原来这位看上去与当地农民师傅没什么两样的男子,就是专家邢锦丰。 与一般的专家不同,邢锦丰的实验室就是广袤的田地。用他的话来说,要当好一个研究玉米的专家,首先要当好一个农民。不过专家种的玉米,当然比一般的玉米神奇,不信您跟着我们去看一看。 最执著 每年5个月 他们在暴晒的实验田里度过 目前北京的低温还在零摄氏度以下,海南三亚却始终在20℃至30℃之间徘徊。北京的冬季没法种玉米,专家们不得不到南方寻找合适的实验田。每年10月份至3月份,邢锦丰等人有5个月的时间,都是在三亚崖州区的田地里度过的。 今年1月,记者到培育基地采访时,专家们正忙着给玉米授粉,正是一季里最忙的时候。早晨7点,邢锦丰穿上了蓝色的大褂,脚上依旧是那双拖鞋。他接上满满一大壶水,之后便来到了玉米田里。 整个基地共140亩地,每亩地里种3740株玉米。几乎每株玉米的花丝上,都套着纸袋,上头还写着只有科研人员才能看懂的编号。基地的四周有围墙,显然这里的每株玉米都很珍贵,都被悉心照料着。 “一般农民种玉米,授粉都是靠风,但这些育种用的玉米,授粉都是定向的,十分严格,套上袋子就是为了防止乱授粉,我们自己要精确授粉。”邢锦丰透露,玉米上这些纸袋要用大头针来固定,每年科研人员光是大头针就要用掉上百斤。 地里的玉米长得比人还高,密不透风。记者跟随邢锦丰走在地里,走上一会儿就觉得十分闷热,口干舌燥。邢锦丰倒是习以为常,他拿出早晨灌的水,“咕咚咕咚”喝上几大口。一上午,一大壶水就没了。 三亚的天气分两种,太阳暴晒的时候,一般人难以承受;阴天的时候,人会舒服很多。邢锦丰却偏偏喜欢大太阳天。“是晒一点,但已经习惯了。出太阳的时候,玉米长得快,能尽快看到成果才是我最高兴的事。” 最痴迷 “十年磨一剑” 神奇玉米掰下来能直接吃 邢锦丰的同事卢柏山今年44岁,戴着一副眼镜,长得瘦一些。他从小在平谷山村里长大,很能吃苦。从1996年开始,卢柏山每年冬天都会到三亚来培育玉米,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特色玉米。 “这种玉米掰下来就能直接吃,特别甜!”卢柏山指着一种水果玉米说。在他的实验田里,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水果玉米。讲起各种玉米,卢柏山说了好多种配型方式,每句话都透露出他对科研工作的痴迷。 田地深处,卢柏山捧起一个颗粒最为饱满的玉米,动情地说:“培育这种玉米已花了我7年的时间,接下来还要试种3年,才能走上餐桌。”育种工作,真可谓“十年磨一剑”。有时一个品种研究很多年发现问题,不得不半途舍弃,那是最让人苦恼的。 除了潜心研究,卢柏山有时还有与鸟斗、与老鼠斗,就怕它们破坏了实验样本。“这里的老鼠非常狡猾,玉米种子播下去后,老鼠会趁着天黑再把种子刨出来。而且不是偷吃一两粒,它们顺着地垄,能把整整一排的种子都翻遍。”卢柏山说,实验样本被毁,损失不是用钱能衡量的,那都是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有的样本根本无法复制。鼠害最厉害的年份里,专家有时得拿着手电在田里熬个通宵。 最无奈 家人最需要时 他们只能匆匆赶回海南 由于每年冬天都要到海南去,邢锦丰和卢柏山对那里的生活已非常适应,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多了。“20年前刚来时,有时候得点蜡烛看书。往北京打长途电话更费劲,得去邮局排很长的队。哪像现在,每人都有手机。”卢柏山说。 但通讯再方便,很多需要当面交流的事儿还是没法解决,其中就包括孩子的教育问题。今年放寒假前,卢柏山的女儿突然哭着给爸爸打电话,说考试没考好,想死的心都有了。听了女儿的话,卢柏山不停地安慰,给她讲爱因斯坦的故事。但那天晚上,他一夜都没睡着,心里很难受。“我的女儿在私立学校读书,竞争激烈,她又很要强。要是我能在她身边,那就好了。” 类似的难题,邢锦丰也遇到过。有一次,他的爱人生病做了大手术,邢锦丰赶回去照顾了一段时间。可很快,邢锦丰自己实验田里的玉米要授粉了,这是科研最关键的阶段,别人也没办法帮他完成。邢锦丰只能又匆匆赶回海南…… 最憧憬 机器收割脱粒 三口之家种万亩地 忙活了一个冬天,现如今玉米马上就要收获了。两位专家这个时候最高兴,但同样也非常忙碌。 花了8年时间,卢柏山的水果玉米新品种快要研究成功了,将来也许能值上千万元。“这一批新收获的玉米,我有时一天要品尝上百个,腮帮子都木了。”专家们关心的可不只是好不好吃那么简单,他们要分辨出各个种类玉米的甜度、口感等,以便下一步的培育。 邢锦丰正在研究的大田玉米也在搞创新。他说自己有一次去美国考察,看到人家的玉米已经实现了直接机器收割、脱粒。“那些玉米长得特别整齐,机器开过去,直接出来的就是玉米粒,根本不需要人再用手把玉米粒从玉米棒子上一点一点掰下来。”由于都是机器化生产,美国那一个农场,仅仅三口之家就种了上万亩的地,生产效率自然很高。 “我也正在研究,使我们的玉米达到含水率低于25%的目标,这样机器收割时,也能直接就出来玉米粒了。”邢锦丰说。

友情链接